首页 > 饵料 博客日记
网红吃播吃的鲨鱼究竟是什么物种?海错拾遗
24-01-27饵料围观199次
简介 近日,一则“网红涉嫌利用濒危大白鲨烹饪食物”的新闻报道登上热搜话题。视频中,一条人高、号称“人工饲养”的大鲨鱼,被网红切成碎片煮熟。 视频一经发布,就有科普博主和
近日,一则“网红涉嫌利用濒危大白鲨烹饪食物”的新闻报道登上热搜话题。视频中,一条人高、号称“人工饲养”的大鲨鱼,被网红切成碎片煮熟。
视频一经发布,就有科普博主和专家指出,视频中的鲨鱼是食人鲨,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人工饲养。 随后,该视频被Mukbo删除。 在后续报道中,该美食广播公司声称他购买的鲨鱼是“尖齿鲨”,并表示他受到了诽谤。
Carcharodon carcharias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说到这个物种的昵称——大白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是的,这是现存最大的掠食性鱼类,以其凶猛的性情和巨大的体型而闻名。
该物种几乎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带至热带海域。 在中国,食人鲨的分布范围北起辽宁,南至海南。 该物种符合大众对“鲨鱼”的基本印象,几乎是鲨鱼的代名词。 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该种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热带、亚热带海域,目前相关资料匮乏。 据《中国动物区系:圆孔藻与软骨鱼纲》记载,该种分布于南海及台湾西南部海域。
我们再看一下视频中的鲨鱼。 吻尖钝,呈圆锥形; 瞳孔圆形,虹膜黑色,无瞬膜; 第二背鳍和臀鳍较小; 尾鳍接近正常尾部; 体长估计为1.8m左右。
虽然这条鱼的尾巴经过了改造,但我们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显着特征——粗壮的尾柄和近乎新月形的尾鳍(视频中的鲨鱼还年轻,所以上刃的比例尾鳍(会稍长),这是紫菜科的显着特征。
鼠鲨科现存的五种物种几乎在世界各地的所有开放水域中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 它们的猎物通常是敏捷的头足类动物、鱼类甚至海洋动物。 因此,为了提高它们的游泳速度,鼠鲨家族进化出了发达的尾柄侧突(这种结构也见于快速游动的鱼类,如金枪鱼和剑鱼)。 粗壮的尾柄和新月形的尾鳍意味着更强大的推进力,从而保证了这些掠食性鱼类的速度。
中国领海分布着三种鼠鲨。 其中,长鳍灰鲭鲨(Isurus paucus)的记录主要限于台湾省,因此暂时可以忽略。
我们的答案在于剩下的两个物种——食人鲨和尖吻灰鲭鲨(Isurus oxyrinchus),后者相对更常见。
3.鼻子比较尖,鼻孔比鼻子更靠近眼端(原视频中的鼻子钝圆,鼻孔到眼端和鼻子端的距离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定视频中涉及的鲨鱼显然是食人鲨。 当然,如果能够收集相关样本并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鉴定,则可以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翻看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我们可以看到水生生物中白纸黑字写着“食人鲨二级”字样。 这也意味着博主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杀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销售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财产。
相信很多朋友都注意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上的鲨鱼只有三种:鲸鲨、姥鲨和食人鲨。 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普查和深入的研究,目前我们对我国软骨鱼种群现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也直接造成了国内软骨鱼保护的缺失。
目前列入保护名录的三种鲨鱼都符合体型大、寿命长、性成熟时间长、繁殖率相对较低的特点。 这些特征意味着它们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口减少的影响。 因此,保护这些物种势在必行。
鲸鲨和姥鲨是温顺的滤食性鲨鱼,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食人鲨已成为对人类最危险的鲨鱼,有354次攻击记录。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他们?
事实上,一个物种的价值不是由人类的好恶决定的,而是由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决定的。 食人鲨是现存最大的掠食者,占据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 食人鲨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海域的生态状况。 保护食人鲨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保护了其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物种。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食人鲨。 它是海洋中的“伞物种”。
同时,由于食人鲨一直被大众视为力量的象征,具有特殊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因此食人鲨也可以被视为“旗舰物种”,这有助于食人鲨的保护和宣传。 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
食人鲨长期以来被人类视为“白色死神”,而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恐怖电影《大白鲨》更是加深了人们对这一物种的误解。 事实上,食人鲨是非常谨慎和聪明的捕猎者。 在发现猎物后,它们会反复测试,然后再决定是否吃掉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许多食人鲨袭击事件中,受害者都能够死里逃生。
大多数食人鲨袭击人类的记录都是由于食人鲨的误判造成的。 与肥硕的海兽相比,人类的脂肪含量太少,因此并不是食人鲨的首选猎物。 尽管鲨鱼很危险,但对这个物种的误解所造成的恐惧远远大于鲨鱼攻击自己。 只有理性、客观地认识这个物种,我们才能体会到它真正的魅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 水族馆养殖和商业养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是为了展示物种,二是为了实现商业化量产。 事实上,以目前的技术手段,商业化饲养鲨鱼还只是一个幻想。
综合考虑养殖空间、饲料投入、繁殖能力等,目前理论上可以饲养的鲨鱼主要是底栖小鲨鱼,如条纹竹鲨。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曾尝试商业化养殖条纹竹鲨,但因成本过高最终被搁置。 目前市场上看到的鲨鱼,无论大小,基本都是野生捕获的。
人类尝试繁殖食人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的美国太平洋海洋公园。 不幸的是,这条1.4m长的幼鲨只存活了不到一天。 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数十家水族馆试图在水箱中饲养这种掠食性鱼类。 然而,由于鲨鱼压力大、脾气暴躁、胃口巨大,每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以失败告终。
直到2002年9月14日,美国蒙特利湾水族馆从野外引进了一头1.41m长的雌性鲨鱼。 这是博物馆第二次引进鲨鱼。 为了保证繁殖过程顺利进行,该馆挑选了体型较小、抗逆力相对较弱的幼体,提前将幼体放入海水网箱中,以适应圈养环境。 最终,这条鲨鱼在圈养198天后被放回野外。
直到今天,这仍然是圈养食人鲨时间的世界纪录。 此后,蒙特利湾陆续从野外引进了四只小鲨鱼进行繁殖。 2011年10月25日,蒙特利湾水族馆将水族馆内唯一的食人鲨个体放回野外。 不久后,由于渔民的安排,它就死了。 刺网。 于是,博物馆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最终被迫叫停“白鲨计划”。
2016年1月5日,日本冲绳县渔民意外捕获一条3.5m长的雄性食人鲨,该个体随后被送往冲绳美丽海水族馆进行展示。 三天后,该人死亡,可能是由于捕获和运输过程中的压力。 这是迄今为止饲养的最新一起食人鲨案例。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鲨鱼肉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食材。 鲨鱼肉柔软,味道很少,比“普通”海鲜便宜。
由于软骨鱼体内存在尿素等用于调节渗透压的物质,所以鲨鱼的肉会有氨味。 氨味的大小由鱼的品种和新鲜时间决定。 但只要加工得当,鲨鱼肉也可以成为很好的食材。
在中国,除鲸鲨、姥鲨和食人鲨外,其他鲨鱼的登陆、保留和销售目前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但考虑到一些大型鲨鱼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性成熟,繁殖率较低,并且容易受到过度捕捞,因此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物种。
此外,由于食物链中的富集效应,大鲨鱼体内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浓度也较高。 为了您自己的健康,请避免食用大型鲨鱼。 种群数量多、繁殖能力强、寿命短的小型鲨鱼,如大吻鲨、条纹竹鲨等,都是不错的食物选择。
Tags: 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