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钓 博客日记
户外的尽头是垂钓
24-01-29海钓围观193次
简介 很多人不理解钓鱼,认为它不仅枯燥,还会浪费时间和金钱。但在钓鱼人眼中,他们所追求的,除了「上鱼」的快感,更重要的,是钓鱼还拥有剧本杀般的刺激、电子游戏般的「第三空间」、开盲盒般的不确定
很多人不理解钓鱼,认为它不仅枯燥,还会浪费时间和金钱。但在钓鱼人眼中,他们所追求的,除了「上鱼」的快感,更重要的,是钓鱼还拥有剧本杀般的刺激、电子游戏般的「第三空间」、开盲盒般的不确定性,以及和飞盘一样的时尚社交属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首先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指的是除「居住区」和「工作地」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并强调了社交的重要性。
现如今,伴随社会的发展,电子游戏和虚拟现实中也产生相应的概念。游戏中,玩家通过击杀NPC及其他玩家提高排名,获得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快感;「剧本杀」的故事里,编剧赋予玩家不同身份,让人们从现实世界中剥离,体验不同人生。
沉浸式游戏不乏社交属性,游戏爱好者可以约上身边好友打一局5V5,或者和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发车一局「剧本杀」。和游戏、「剧本杀」一样,钓鱼也是创造「第三空间」的绝佳场景。当然,里面的环境和剧情并非由人创造,而是鱼来主导。
「接触钓鱼后,我总觉得时间会变长。平时刷手机,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有种罪恶感,而钓鱼却可以让时间变缓。不用考虑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琐事,盯着鱼漂抽着烟,哪怕钓不上几条鱼也会感觉非常充实。」王先生说道。
当人的精神全部专注在钓鱼上,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会发生改变。在心理学中,这种带有高度兴奋和充实感的体验,被称作「心流」模式。
最重要的是,在钓鱼过程中,人的焦虑感会随着专注力的提升而消失,这便是很多人喜欢垂钓的原因之一。
社交是钓鱼的底色,所以作为小白想要入坑其实并不难。钓友们大多聚集在渔具店,或在微信群探讨鱼情和饵料。在河边,当你看到钓友,只要你抛出几个问题,便能够很快建立联系。
当谈论起钓鱼,钓友们的话匣子就会被打开,他们也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多追问几句,他们还会告诉你附近的鱼情,渔具店的分布,以及自己装备的搭配。甚至还会把你拉到附近的钓友群里,帮你成为钓鱼人的其中一员。
钓友之间的话题,也会从钓鱼聊到家庭、工作和生活。除了「第三空间」,能够让广大钓友如此上瘾的,更是因为这项运动所带来的,如「盲盒」般的不确定性。
在购买前,由于消费者无法得知盒子内的款式,便增加了「赌徒心理」。如果打开盒子后不符合预期,消费者往往会想再试一次;如果开到隐藏款,这种超预期的惊喜就会更加让人欲罢不能。
Tags: 饵料